![刺灸法总论教案[此文共915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10858.jpg)
教案
教 师 姓 名 张宇沁 授 课 学 科 针灸学
授 课 对 象 针灸专业 本学科课程总学时 45学时
| 教学单元名称 |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| 本单元学时数 | 1学时 | |||
| 教 学 要 求 (以教学大纲为准,写明掌握、熟悉、了解三个层次的内容) | 1、 掌握刺法与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2、 熟悉刺法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等量学要素 3、 了解灸法中与灸法刺激量及效应密切相关的量学因素 | |||||
| 学 情 分 析 | 中西医结合学生对针灸了解不多,需要强调针灸对于临床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有效性及重要性,通过案例、启发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,参与互动教学,加强课堂质量。 | |||||
| 教 学 内 容 (要求层次清晰,重点突出,各级标题规范) | 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 (包括案例、讨论、提问、多媒体、板书、应用标本、模型、挂图等现场演示、课堂测验等) | 时间 分配 | ||||
|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、 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二、 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
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、 灸法的起源 二、 灸法的发展 
 第三节、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一、 刺法的量学要素: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 二、 灸法的量学要素 
 
 
 
 
 | PPT,举例,提问 
 
 
 
 PPT,举例,提问 
 
 
 
 PPT | 10分钟 
 
 
 10分钟 
 
 
 5分钟 | ||||
| 本单元的的教学难点、疑点 | 教学对策与解决方法 | |||||
| 各个朝代提及刺法与灸法的著作与作者比较多,不容易记忆 | 
 
 
 列朝代框架图,清晰明了,化繁为简 | |||||
| 典型案例 | 春秋战国扁鹊 三国时代针灸大家华佗,以华佗先生命名的“华佗夹脊穴”在针灸学上有重要地位 | |||||
| 课堂测验 或提问问题 | 
 
 1、哪些著作中提到了针灸 2、针灸留针多久,施灸多久为宜 | |||||
| 课后复习思考题 | 1、刺法与灸法的区别与联系 2、“九针”包括什么 3、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 | |||||
| 下一单元课前 预习思考题 | 针灸是如何达到治疗效果的 | |||||
| 本单元 学生自学内容 及学习要求 | 无 | |||||
| 推荐阅读参考资料 | 《内经》 | |||||
 
         
 
            ![2021年上半年教师工作总结[此文共6008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5966.jpg)
![四年级语文培优辅差工作总结[此文共1055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9568.jpg)
![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总结[此文共7844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1431.jpg)
![精品班主任工作计划多篇[此文共3604字]](https://img.hxli.com/upload/5687.jpg)